佛了,恐怖游戏还有降温功效的?
加盐 | 文
最近气温激增,翻翻手机日历,原来已经入伏了。
热到融化的三伏天,除了西瓜冰棍空调房,还有什么好的消暑方式?
恐怖游戏是个不错的选择,正好前段时间介绍《沙耶之歌》的那篇文章里,有小伙伴回复提到了日式恐怖游戏。
我感觉这个想法属实踩对了时间。
因为日式恐怖游戏的一些特色,使得它相比美式恐怖游戏有着能明显感觉到的不同。对我们玩家来说,同样身处东亚文化圈,前者带来的共鸣会多一点。
日式恐怖游戏所散发的凉意后劲儿大,容易让人触景生情,获得一种“透心凉”的感觉,实乃降温之良器。
借这个机会,这次我就来和大家简单侃侃日式恐怖游戏的三两事。
提示:本文不含任何非常吓人的鬼图,可放心阅读。
和风的凉意
说到日式或者和风,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
武士?樱花?还是巫女?
靠日本大量的动漫、电影、还有游戏,我们就算没能深刻的了解日本文化,大概的轮廓起码还是会有的。
日本文化的多样性非常强,一方面内敛,而某些方面又表现得足够张扬。这和日本古代吸收咱们中华文化,近代学习西方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
游戏作为创意产品,和电影、动漫一样,都是文化的缩影。
就像日式RPG,玩过比较多作品的小伙伴应该能一口说出它的几个标志性特色:
偏线性的流程,独特的美术风格,还有幻想力满满的世界观。
这就可以和日本人对各种流程的严谨,以及二次元文化的发达对应起来。
那日式恐怖游戏呢?
非要下个定义的话,日式恐怖这个分类下的游戏,注重的是环境氛围的塑造,少些视觉冲击,多点心理上的暗示。
而且日式恐怖多喜欢用一些贴近现实,或者取材自现实的元素,比如宗教和都市传说,来增强玩家的代入感。
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我们产生“不好”的联想,然后自己吓自己,这么一来印象就深了。
若说美式恐怖游戏是用血浆和怪物来冲击你的感官,那日式恐怖则靠氛围和故事把凉意送进你心底。
所以有些网友总说,日式恐怖游戏更恐怖,多是这么个道理。
空谈肯定不行,我们挑几款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说。
02
代表作
《零》系列不少人可能听说过,非常标准的日式恐怖游戏,十几年前PS2主机时代的经典。
有趣的一点是,后来让这个系列名声在外的最大功臣,既不是优秀的氛围塑造,也不是剧情,而是游戏里的娇弱女主角。
外号“脱裤魔”的开发商tecmo,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琢磨怎么把女主的建模做得更牛逼,以至于后来这群人甚至在任天堂主机的作品里给女主搞了个乳摇系统。
这实在让人无...法拒绝。
话说回来,系列五部作品的剧本皆围绕日本的迷信习俗和神灵文化展开,玩家跟着主角在和风的封闭大宅或是山村里探索。
而用摄影机除灵的独特战斗方式,也迎合了女主的弱势设定。
昏暗的古宅中,时隐时现的诡异声响,还有飘荡的鬼灵。我们操控的却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女,这样一对比便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让人心里发毛。
这个反差在近两年的作品《夜廻》和《深夜廻》中也有体现。
可不要被游戏的卡通画风蒙骗。游戏里我们扮演的小女孩只能打着手电筒,在午夜躲避着各种灵异物体的围剿,稍有不慎就会被袭击而GG。
弱鸡的主角算是日式恐怖的一个特色,玩家被设定成不太能打,这样就会凸显周围环境的危险,增强惊悚的氛围。
可能要有人问了,那大名鼎鼎的《寂静岭》系列算日式恐怖吗?
《寂静岭》里的名字净是些詹姆斯、玛利亚这样的欧美风,角色也是金发碧眼的老外,主角还能用电锯和怪物对刚,一点都不弱,感觉不太像日式恐怖啊。
然而骨子里的《寂静岭》是个非常纯正的日式恐怖游戏。
就拿系列巅峰的二代来举个例子吧。
当时,用“潜意识”来构建游戏世界的理念非常超前。假设你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由于精神不稳定而导致的“幻觉”,而你很难摆脱它。
浓雾弥漫、没有人烟的小镇上,只有主角一个人在游荡。迷雾中藏着的,不止有幻觉化成的异形怪物,还有令人绝望的故事真相。
我们眼中所见,加上出色的声效和音乐,创造出了压抑又迷幻的游戏氛围。而且剧情还在结尾升华了游戏的主题,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这种讲故事的调调和氛围感,简直不能更日式了。
依然是PS2时代。《寂静岭》之父后来加入索尼给PS2做了个《死魂曲》,同样是日式恐怖中的佼佼者。
这个作品在设定上相当出彩,改编自现实中日本的一起凶杀事件,这个噱头就足以倍增惊悚感。
游戏将正常人丢到一个满是活死人的村落,很tm吓人是吧?游戏结局会让你从另一个角度里看到恐怖的“真相”:
活死人的视角里,你才是那个恐怖的杀人凶手。
简直和之前我们介绍过的《沙耶之歌》设定如出一辙,这放在能自由行动的冒险游戏里,代入感直线飙升,玩过的人都说冒冷汗。
要知道,《死魂曲》的画质在当年称得上3A了,主角一行人和敌人的建模都基于真人来制作,真实感很足。
不过也正是当年,技术力还不如现在厉害。所以建模质感没你们想象中那么好,或者说,差了不止半点。
科学的恐怖谷效应告诉我们,做得半像不像的真人建模,最瘆人。
还有更瘆人的,好奇的可以自己去搜
如今看来像是AV画质的《死魂曲》,在当时给大家所带来的那种深入内心的惊恐,玩完几天都忘不掉。
总的来说,从这几款代表性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窥视到日式恐怖游戏那令人脊背发凉的部分源头:
一是惊悚、颠覆、且不失深度的剧情。
《尸体派对》让拥有当时PSP的小伙伴玩得心惊肉跳
二来画面可以不好,但氛围一定要优秀,这氛围可以来自弱鸡主角和恐怖环境的反差,可以来自真实的声效和音乐,也可以是场景中不那么直接的暗示。
一个沾血的黑色塑料袋,突然闪过的人影,背后突然关上的门,都能成为大脑止不住瞎想的理由。
依旧印证了那句老话,未知的事物会让人恐惧。
恐怖不以小为耻
恐怖游戏一直小众,可能跟门槛=胆子有关。
大制作、又好玩的恐怖游戏不多,相比上面那些早期制作规模比较大的日式恐怖游戏,现在玩家接触最频繁的,估计是PC上的独立日式恐怖作品。
一句话总结就是画面一般2D,玩法通常冒险解谜,但带来的凉意却完全不亚于那些大制作。
正是因为这些制作者们准确抓住了日式恐怖的精髓。
有网友把四个比较知名的作品放在一起,并称为日本独立恐怖游戏四大名著,这个分类可能不够严谨,但四个确实都是实力派。
它们分别是《狂父》、《魔女之家》、《恐怖美术馆》,和BB姬曾经介绍过的《梦日记》。
这些作品的剧情短小而精悍,氛围也是上佳,尤其《梦日记》和《恐怖美术馆》,我感觉还多了些精神污染的味道。
很多类似的独立作品,披着4399人畜无害的皮,撕开才知道是恐怖炸弹,可不要小瞧它们。
关于这几个游戏的故事,为防止剧透这里就不多说了,你只要知道它们的正确打开方式就行了:
某个夏日的夜晚,开着25度空调,裹着单薄的被子,只露出一个头,耳机全部塞好,不能只带半个或摘下来,更不能蒙眼。
除了电脑屏幕的亮光,剩下全是一片黑暗,然后尽量一口气打通它们。
不夸张,真能让你从内凉到外。
PS.如果各位还有私藏的宝贝作品,也可以在评论里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锻炼胆量。
-END-
推荐阅读